学院首页 > 正文

我院举办2024年“宪法宣传周”系列讲座活动

作者: 时间:2024-12-13 点击数:

让宪法精神照亮开放办学与实践提升之路

——政法学院举办2024年“宪法宣传周”系列讲座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落实“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强化能力、提升质量”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满足法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提升的需求,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我院举办了系列讲座,旨在通过分层次、多元化的方式,探索将法律职业资格备考、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与法学学术理论研究融会贯通,精准提升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职业能力,努力探索“让普通学生变优秀,优秀学生卓越,所有学生都出彩”法学教育新路径。

一、法考成功解锁:专家分享备考策略与技巧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2025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面解读法考理论法大纲,了解2025年法考命题趋势,进一步提升法考通过率,政法学院于11月6日举办“法考政策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规划”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瑞达法考理论法学主讲老师宋光明现场开讲。

宋光明博士结合自身经历,深入解读了近五年法考的命题趋势。指出,法考作为法律职业领域的重要门槛,其考试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对考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入钻研课程教材是备考通关的基石。同学们务必精准把握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明确个人备考目标,制定清晰的学习路径,为法考征程筑牢根基。他同时指出,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促进记忆与应用的双重提升。最后,宋光明老师紧密结合法学学科特点与法考命题逻辑,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类疑问,给予详细解答,鼓励同学们:“虽然法考通过率有下降趋势,但在校法学专业同学好好复习通过几率是逐年提升的。”

2955A

11月14日,政法学院在L301教室开展了法考备考方法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厚大法考刑事诉讼法主讲老师向高甲现场开讲。政法学院2023级和2024级全体学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报告会上,向高甲围绕刑事诉讼法备考重点、法条学习及记忆口诀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他分析了2025年法考刑事诉讼法的命题趋势与特点,带领同学们梳理了刑事诉讼法的备考重点。强调法条学习是刑事诉讼法备考的保障和基础,建议同学们系统学习法条,深入理解法条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法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最后,向高甲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法条的记忆口诀与刑事诉讼法的学习技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法律实践中不断提升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2E41

二、法律职业启航:掌握开启职业之门的三把钥匙

11月26日下午,我院特邀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纪佃澎律师来校讲学。纪律师为师生带来题为《打开法律职业之门的三把钥匙》的精彩讲座。

纪佃澎律师以当前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历,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法律职业生涯夯实基础。随后,围绕“打开法律职业之门的三把钥匙”这一核心主题,他指出,事实、法律关系、证据是法律职业领域三把至关重要的钥匙。通过列举大量案例,纪律师生动阐述了这三把钥匙在法律实践中分别所起到的基础性、关键性和保障性作用,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他强调,不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通过听取陈述和阅卷,弄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者说行为);每个案由就是一个民事法律关系,正确分析判断出每个案件的法律关系,就找到了正确处理这个案件的指路明灯,否则,就会进入歧途导致案件处理错误;对于各类证据在案件中的适用标准,民事案件要求“高度盖然性”,刑事案件要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弄清了案件事实,弄清了法律关系,再加上对证据的正确适用,就可以对每个案件进行正确处理,包括法官的正确判案,律师的正确代理和辩护。这样,法学学子毕业后就可以尽快地进入法律职业之门,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优秀律师应具备的特质、个人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问题踊跃提问。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法律职业的认知和理解,拓宽了法律视野,明晰了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路径和方法。

50A4B

三、宪法精神传承:深入解读宪法的根本地位

11月29日,我院特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王广辉教授为法学本科生做了题为《宪法何以根本》的学术讲座。

讲座围绕当下热门法治议题,解读宪法实施监督与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的机制。王广辉教授以宪法的地位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宪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运作方面的重要性。围绕“宪法在调整国家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及个人权利等方面的根本作用”展开详细讲解,并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同学们深刻领悟宪法条文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同时,他强调“法律不是培养背标准答案的学生”,指出同学们要广泛阅读法律前沿文献,独立思考,精准剖析,努力成为具有法律逻辑、法律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宪法权利保障实践、公权力与宪法制衡、宪法与新兴领域融合等方面提出问题。王教授结合法条与经典判例为同学们逐一细致解答,并引导、帮助同学们通过多读书、勤思考、常练笔提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7FE

四、刑事辩护精进:法律实践中的坚守与创新

12月7日,河南省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和平顶山市律协共同主办的刑事辩护实务专题讲座在中心会议室举办,我院2022、2023和2024级两百余名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中华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陆海以《立体式“太极”辩护》为题进行授课,通过十几组案例将刑辩的十八种辩护方式进行总结和梳理,并结合自身实务经验,将“太极”式刚柔并济的辩护实务操作技巧和方法进行了分享。

主题讲座结束后,省律协刑委会主任陈军校,省律协职务犯罪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孔涛,省律协童靖、尚旭辉、刘延平,北京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宋西显,平顶山市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屈二军作为与谈嘉宾,就骑墙式辩护、律师利用媒体介入刑辩、法律职业共同体、律师是否需要“死磕”、刑事案件管辖和程序正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现场参会的同学与律师们进行了答疑解惑。

1C128

此外,政法学院还多轮次、分批次、全覆盖组织学生到新华区法院、倚天剑律师事务所现场学习、观摩庭审和模拟法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学院还在今年法考客观题通过率50%,主客观题通过率35.71%的基础上,组织教职工研讨考情、学情,力争在今后“三考”成绩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我院举办或组织学生参与的系列讲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指引,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也为我院法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我们期待每一位政法学子都能在这系列讲座中获得启发,解锁法考获得成功,启航法律职业,传承宪法精神,精进刑辩技能,共同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下一步,政法学院将继续立足学生全周期、精细化、分类别培养需求,结合法考、研考、公考发展趋势与备考策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多元化、精准型、高质量的专题讲座,为培养更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不懈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联系电话:0375—2077208   邮箱:pdsxyzfxywz@126.com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端 邮政编码:467000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