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举足轻重,是国家安全的深层防线与精神支柱,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与相互促进。近期,政法学院特此推出一起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系列内容,本期的主题为文化安全。
01 什么是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文化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它涵盖了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生活方式安全等诸多层面,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深层保障,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文化安全的意义
文化安全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精神纽带,是保障国家核心价值观传承的坚实壁垒,是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支撑。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安全,筑牢文化安全防线,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03 如何维护文化安全
要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控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融入教育、文明创建、文艺创作等环节;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加强文化产业扶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培育国际文化品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守护文化安全。每个人都是守护者,从自身做起,筑起文化安全长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