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法学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明晰发展路径,进而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未来,政法学院于10月23日下午在2403教室开展了“法治人生的第一份蓝图”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政法学院副院长彭丹丹主讲,2024级与2025级法学专业学生共同参与。

讲座开篇,彭丹丹结合自身学习经历,生动阐释法学学习的渐进性——从初学时的陌生到深入后的熟悉,关键在于转变学习模式。她着重强调,步入大学阶段,学习需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并向同学们推荐中国知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权威平台,鼓励大家借助优质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专业深耕打下基础。

针对当前法学学子关注的“考公热”现象,彭丹丹从职业长远发展角度切入,细致分析不同学历层次对应的职业平台与发展机遇。她提出建设性建议:将考公准备融入研究生培养周期,既能深化专业学识,又能同步推进职业准备,实现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双赢”。这些具体且实用的分享,让同学们清晰看到法学生职业道路的多元可能,也深刻认识到尽早规划的重要性。

在谈及法治人才核心竞争力时,彭丹丹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需依靠“硬实力”与“软实力”双引擎驱动。其中,“硬实力”体现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权威职业资格认证;“软实力”则聚焦逻辑思辨、法律文书写作、沟通协作等核心能力。这一观点让同学们意识到,未来职业竞争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唯有在大学期间同步构建“硬软兼修”的能力体系,才能在法治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时间管理技巧、课程重点把握、考研与考公抉择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彭丹丹结合具体案例逐一细致解答,反复强调“确立清晰目标、合理规划学业”是夯实职业根基的关键,为同学们化解了当下的困惑。

此次讲座精准回应了法学学子在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不仅提升了大家的专业认同感,更激发了内在学习动力。未来,政法学院将持续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推动此类启航教育活动向系列化、常态化发展,通过搭建全方位培养体系,助力每一位法学学子在法治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国家培养更多卓越法治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