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2025年寒假,政法学院的学子们应“返家乡”的号召,毅然踏上志愿征程。他们以法律知识为羽翼,以青春热血为动力,穿梭于家乡的大街小巷,或是为乡亲普及法律知识,或是协助社区处理繁琐事务,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在奉献中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家乡绽放光彩!
政院学子投身社会实践 服务基层社会发展
假期期间,政法学院2022级法学二班的王冬然同学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当地的市文联工作中。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王冬然主要负责多项关键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上,王冬然辅助整理党员档案和公文材料,仔细核对信息、规范分类,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宣传事务里,她积极投身其中,活动时精准捕捉精彩画面,撰写宣传稿突出活动亮点,扩大活动影响力。行政事务方面,王冬然熟练制作各类表格、精心梳理活动方案,确保内容条理清晰。面对主管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她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高效落实,助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此次社会实践让王冬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虚心接纳他人意见等。同时,王冬然也发现自身存在文化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运用能力差、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并决心在今后学习中全面提升自我。

政法学子服务家乡传温情 陪伴老人显担当
寒假期间,来自政法学院2022级法学二班的丁梦晴同学投身于社区尊老爱老服务当中。
丁梦晴深入老人家中和养老院,给他们打扫房间、整理衣物、清洗被褥,还贴心陪老人购物,解决日常生活难题。此外,她还定期与老人聊天,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陪老人下棋、打牌、读书看报。节日时,丁梦晴组织了包饺子、写春联等活动,让老人感受温暖与关怀。同时,健康关怀服务也没落下,她协助医护人员为老人体检,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丁梦情会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为老人们提供上门送医送药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这些服务从生活、精神、健康多方面入手,给予老人全方位关怀,助力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丁梦晴同学收获颇丰。她深刻体会到了服务家乡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她认为“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能为家乡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次活动也让她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社区支持的重要性。她表示,自己会不断磨砺自己,未来继续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政法学子参加司法实践 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寒假期间,政法学院2023级法学二班的李祎灿同学满怀信心地进入新华区人民法院的大门,开启他的“返家乡”之旅。
第一天走进刑事审判庭,李祎灿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民事庭的紧张氛围。刑庭的卷宗比民事庭更加复杂,涉及侦查、起诉、审判等多个环节。刚开始整理时,他完全摸不着头脑:起诉书、证据清单、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各种材料堆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但在书记员的耐心指导下,李祎灿逐渐掌握了卷宗的分类和整理技巧,也通过阅读案卷了解了刑事案件的办理流程。以外,李祎灿在刑庭也旁听了多起刑事案件,包括盗窃、故意伤害、诈骗等。整个庭审过程充满了紧张和对抗。法官始终保持冷静,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推进庭审,这让李祎灿深刻体会到刑事审判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这段实习经历让李祎灿认识到,从“法学生”到“刑事司法人”还有漫漫长路需要行走。刑事司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经验的沉淀;不仅是逻辑的推演,更是人性的洞察。未来,他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刑事司法人而奋斗。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政法学院的学子们于“返家乡”社会实践中,以无畏之姿、赤诚之心,绘就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他们在田野间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治理中奉献智慧力量。他们的付出似丝丝春雨,滋润着家乡的土地,孕育着无限希望。展望前路,相信他们定会永葆这份激情,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阔征程中,勇立时代潮头,绽放青春光芒,镌刻下属于自己的壮丽勋章。